说起#清朝 的#恭亲王,你会想起什么?相信很多人会想起恭亲王奕䜣——即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领导者、清道光帝之子、咸丰帝的兄弟。
在清朝历史上有两个体系的恭亲王。一般历史类读物提到的恭亲王,指的是奕䜣这一系。
奕䜣去世以后,恭亲王的爵位还在传承。而最后一代恭亲王,一直到2016年才去世——相信说到这,很多人会感到有种沧桑感。
图片
其实20世纪算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的一个世纪:最起码1901年的华夏和2000年的华夏,堪称天渊之别(按:很多人认为20世纪的起止时间是1900年-1999年,但我坚持认为20世纪的起止时间是1901年-2000年,2001年才是本世纪的元年)。
而末代恭亲王人生,主要是在20世纪度过的。
所以,他算是历经沧桑的存在。
毓嶦一生没什么大的成就,但是,她的一生,却堪称把人生活成传奇的普通人。
1、毓嶦的少年记忆
其实我个人觉得,毓嶦是最后一位恭亲王,这个说法属于文学说法,而非历史说法。
其实在华夏,文学和历史存在交集,比如很多说法不符合历史,但却符合大众的文学认知。
比如毓嶦就是例子。
图片
毓嶦出生于1923年,这一年是民国的十二年——也就是说,清朝宣统帝已经退位十二年了,毓嶦才出生。所以毓嶦的真实身份是民国的普通老百姓,顶多算是家里有点家底的老百姓。
1936年,13岁的毓嶦面临生活难关:那就是自己的父亲、真正的末代恭亲王溥伟去世了。少年毓嶦没了生活来源——毕竟清朝的王爷大多吃铁杆庄稼吃惯了,因此清朝灭亡以后,很多清朝王爷靠吃老本。甚至还有亲王去街边摆摊谋生、靠唱戏补贴家用的存在。
所以毓嶦面对的是家道中落的开局,以及少年丧父的痛苦。
在生计问题面前,毓嶦听说#溥仪 在长春又当皇帝了。于是本着混饭吃的想法,毓嶦前往长春。
当然他没想到,这个决定,在多年后给他引来了大麻烦。
2、风波人生
皇家是没啥亲情的。我相信我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这一点。
对于帝王来说,所有人都是棋子,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。溥仪听说恭亲王后代来投奔,于是命人好好安置毓嶦,并且还安排毓嶦去上学——因为溥仪考虑自己总得有点跑腿的人手。所以依靠宗室总也没错。
而溥仪因为把宗室子弟当工具人,所以毓嶦的日子可谓一言难尽:当然,物质生活方面,毓嶦感到很有保障,毕竟伪满朝廷拨款。但是,精神折磨很大——因为溥仪动不动就对他们这些宗室子弟发脾气。有时候,溥仪不顺心,还让人殴打这些宗室子弟泄愤。
因此很多年后,毓嶦回忆起这段生涯,总会表示自己感到胆战心惊,甚至有些后怕。
有说法认为,毓嶦的恭亲王爵位,其实也是在伪满期间被溥仪册封的。当然如果这个情况属实,那么更可以确定,毓嶦的末代恭亲王身份,更属于文学说法,而非历史说法——因为清朝和伪满,压根不算一回事。
前文说过,毓嶦是在1936年去的长春,而1945年的时候,伪满崩盘,溥仪被苏联人逮捕。毓嶦因为随行也被苏联人一并逮捕,并押金到了苏联。
图片
其实假设,如果1936年,毓嶦没有前往长春找溥仪,那么,就没有他之后多年的牢狱之灾。所以这也说明一个道理:很多时候,很多事情,真的是福祸相依。
很多年后,毓嶦在自己的回忆著作里提到,到了苏联以后,尤其是了解到俄国沙皇的情况以后,毓嶦才真正意识到:皇帝并不比自己高一等。
不过那时候,毓嶦依旧很苦闷:那就是,这种异国他乡的生活,到哪天是个头?
1950年,溥仪、毓嶦等人被苏联方面遣返给新中国。毓嶦在经过多年的改造以后,也得到了特赦。
在抚顺接受改造的日子里,溥仪还成立了“狱中小朝廷”,根据相关资料记载,溥仪曾打算让毓嶦做自己的“皇位继承人”。而毓嶦把这个当成笑谈:这都啥样了,还皇帝呢?
之后多年岁月里,毓嶦以普通劳动者身份在新中国生活,直到2016年,毓嶦去世。
其实在本世纪初的时候,我在辽宁卫视看到过一个纪录片《末代皇帝的一生》(大约是这个名字),当时,这个纪录片还有不少采访毓嶦的镜头。
3、结语
其实纵观毓嶦的一生,毓嶦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成就,就是个普通人的人生。但是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,因为出身+时代的特殊性,毓嶦的人生显得不同凡响——从落魄贵族到伪满亲王,从囚徒,到普通老百姓。或许,毓嶦在多年后,回想起自己的一生,真正想说的,应该是平淡是福吧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